當職業發展不得不中斷

於 2012年8月2日 (四) 04:58 由 Admin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1个修订)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世界格局

美國在海灣二十來萬的軍隊摩拳擦掌也已經有幾個月了,全世界都或是迫切地等著開戰或是希望不要開戰。法國和德國的外交部長們還在各地穿梭希望聯合國能夠發揮些作用,以避免戰爭,而美國的鮑威爾拉著英國和西班牙也在動用著各種能動用的資源來爭取安理會的批准對伊拉克動武。反戰的民眾在世界各地繼續他們的示威,而美國國內支持動武的聲音雖然稍有減弱,也還是聲勢不小。

這就已經夠亂的了。但是這一次的海灣戰爭多了些以往不太能聽到的聲音,聲音發自美國的各大公司。美國公司著什麼急呢?軍火公司當然傳統上一向支援打仗,而各種基礎建設的公司還沒輪到他們來發言,畢竟,戰還沒打,現在就爭訂單似乎早了些。

美國的大公司普遍一起發出一聲呻吟,因為在海灣的美國軍人中,有數萬人是預備役軍人,而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各個大公司的現有雇員,而相當一部分是管理層和白領人員。他們是許多公司的核心人員。


白領參戰

美國的軍隊越來越朝著高科技的方向發展,其中的一個結果就是預備役軍人中,傳統的藍領階層日漸減少,而更多的是職業人士。這些預備役軍人在某些軍種中占了絕大多數,比如防化部隊。因此這一次的戰爭,所需調動的預備役軍人比例很高。同時,美國大公司對軍人出身的管理人員一向欣賞有加,其中固然有愛國主義的成分在內,也因為大公司們覺得軍人,尤其是年輕的校級軍官非常具有領導能力,而本身也能夠適應大公司的文化。畢竟,能夠在軍隊這麼官僚的組織裏有所成就,應付大公司的官僚系統應該就是小菜一碟了。

這兩方面的作用導致戰爭徵召令一出,許多大公司在某些至關重要的管理層忽然間頗有些捉襟見肘的感覺,當然,這兩年許多大公司的裁員也狠了一些,原本就在人事上沒有許多寬裕的資源。同時,美國的法律規定,預備役軍人被徵召入伍後,他們原來的職位在一年內不得被取消。


職場困惑

雖然基本上所有的大公司們都信誓旦旦地宣佈支援他們的預備軍人雇員,像IBM還宣佈無限期地支付所有他們公司預備役軍人的現有工資和福利,但是對於被徵召入伍的許多人來說,他們還是忽然間面臨著職業發展上的一個困境。

  • (1) 職業經理人講求一個持續向上發展的過程。戰爭中斷了不少經理人向上攀爬的腳步,當然,這裏假設他們都能夠平安歸來。
  • (2) 他們現有的職位被人頂替。畢竟,如果他們現有的職位確實重要,那麼這些職位的工作必需有人去做。假如有一個職位能夠空缺一年而對公司某一部分的運作毫無影響,那這個職位似乎也實在沒有什麼保留的必要了。軍人們從戰爭歸來,如何重拾他們原來的工作,尤其是假如替代他們的人勝任愉快的話?

當然,不是只有美國的預備役軍人們才會面臨這麼一個職業困境。許多的職業經理人同樣面臨著一個平穩發展的職業過程被打斷之後如何重新開始的問題。

前兩年互聯網泡沫在中國越吹越大之際,許多在大公司的CorporateLad鄄der上爬得很是疲倦的經理人跳到了在那個時候充滿生機活力和各種發財夢想的互聯網小公司裏。既然是泡沫,破起來也是快得很。無數的互聯網公司短短幾個月間發現它們原本的商業模型忽然間全變得一錢不值。許多由原來從大公司出來的高級經理人做CEO的小公司們更是如此,因為大公司出身的經理人相對來說花錢總是更大手大腳一些。沒了風險資本的支持,小公司們呼拉拉地倒閉了一串。

這就讓這許多原本的天之驕子陷入了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職場後遺症

互聯網的泡沫破裂,帶來了整體大經濟的滑坡。大公司們紛紛開始裁員,再重回原本的公司對大多數人不是一個選擇,更極端些的公司,比如某些管理諮詢公司更是拒絕雇回當初叛離的員工。同時,好馬不吃回頭草,許多經理人是打死也不會走回頭路的。

重新開始一個新工作也是一件尷尬的事兒。簡歷表上互聯網公司的經驗是比較刺眼的一項。對許多人來說,在那些小公司苦幹幾個月或是一兩年,惟一可以數量化的成績似乎就是自己花了多少的預算,雇了然後解雇了多少的員工。

最致命的一點,那些還在雇人的公司們,難免地變得挑剔。一個職位,有些時候居然會有數十資歷大體都能勝任的經理人來爭取,人力資源經理們心裏的那個得意勁估計也是很有些年頭沒到這個程度了。許多公司忽然間把對公司的忠誠度當作了一件所謂MakeorBreak的衡量要項,而這些當初跳槽到小公司希望能夠在互聯網狂潮中撈一筆的經理人,忠誠度似乎要比那些一聲不吭,死守大公司的人來說欠缺那麼一些了。

這是個幾乎無可解決的難題。能夠走的路似乎只有兩條:

  • (1) 等待經濟的復蘇。經濟有起有落,必然的規律。好轉的經濟自然帶來許多的就業機會。
  • (2) 繼續做創業者的夢。誰知道呢,也許就是下一個比爾•蓋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