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職場位置的困惑

於 2019年12月18日 (三) 18:32 由 Admin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已匯入 1 筆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人海茫茫,我的位置在哪里?

每次走出人流如潮的大學生就業市場後,最讓人難忘的是那無數雙迷茫與渴望的眼睛。人生最難的是選擇,何況是關乎生存與前途的就業。人海茫茫,我的位置在哪里?這是一位畢業生在就業網上發出的感歎。

不久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學校應屆畢業生中作了一個問卷調查,結果是47%以上的畢業生想去沿海和大城市;大多數學生的工薪期望值在1000—2000元之間。在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兩所名牌大學,畢業生普遍的薪金期望值是2000元以上。但是,走進就業市場,才覺得理想和現實存在著距離。許多寒窗數載,躊躇滿志的學子失去了目標。

「期望值過高是畢業生們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主要原因」,一位多年從事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負責人說。現在的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畢業生們應當面對現實,先解決就業生存問題。期望值過高,從畢業生方來說,表現在對自己和市場的過高估計。一位教育研究專家說,大學本科教育,實際上只是給自己今後的專業發展打下一個基礎,真正成為某方面的人才,還需要很長的積累。

就業期望值過高,實質不是畢業生的過,與學校就業指導工作薄弱有關。據很多學校就業部門負責人談,面對日益增大的畢業生隊伍壓力,按照教育部規定的500:1的就業工作編制,根本就達不到。現在一般的就業指導部門也只有幾個人應付,更談不上扎實細緻的就業指導了。

在農林類畢業生就業洽談會上,記者聽到重慶農大的老師說,他們已是全校動員在做畢業生就業工作了。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更是滲透到日常的課堂和校外的實踐之中,所以,他們的畢業生走進市場就從容的多。

畢業生尋找位置的困惑,與缺乏艱苦創業精神有關。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洽談會現場,記者看到許多高懸的標語,其中寫著「艱苦創業,科技創業,自主創業」的條幅給記者留下印象最深。問及含義,學生處一位負責人說,這是志在激發畢業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在對今年整個畢業生就業市場的採訪中,許多學校從事就業工作的人士普遍反映,實質上,現在的就業市場,關鍵不是缺乏位置,而是缺乏一種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市場更相信能力

西安聯合大學舉辦的師範類畢業生洽談會。一所重點中學的招聘桌前擠滿了前來應聘的畢業生。排在前面的陝西理工學院物理系的一位元女生遞上了自己的自薦材料。記者在旁聽到一段招聘者和被招聘人的對話:

「你在哪所學校實習過」?「漢中市四中,現在還在做競賽班的輔教。」「你主講的是哪一部分」?「力學中的運動學」。「你認為這部分講授的難點是什麼」?「……」提問者50歲左右,話語溫和,但問題步步深入。一番對答之後,這位提問者眼裏流露出滿意的神色。記者在這張招聘桌前觀察了半個多小時發現,用人單位在學歷、牌子面前,越來越看重綜合能力的考察。

一位研究所的招聘人員說,他們聘用人才,主要是通過交談考察其人品、專業知識和可塑性,判斷他是不是能踏實幹工作的人。他認為,招聘應屆大學生是有風險的,如果招來的學生能力不行或者不安心工作,只想著要高薪、謀高職,公司工作是會受影響的。因此,他們選人,不一定重視學校背景,而更看重大學生的人品和實際能力。


能力與學歷在哪里錯位?

「你幹過什麼」?「你想幹什麼」?「你能幹什麼」?面對招聘者一些尖銳的提問,許多畢業生常常顯得有些底氣不足。當然,從用人單位一方,面對只能算是個人才毛坯的本科生,提出這些問題是顯得有些苛刻的。但是,我們培養出的畢業生與國外相比,缺乏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確是社會公認的現實。前不久見諸報端的一則大學畢業生到技校回爐的消息,又是一個生動的實例。

大學畢業學歷,到技校回爐,學歷與能力在哪里錯位?日前,記者在西安交通大學,聽了教務處何雅玲副處長關於「國內外名校本科培養計畫分析比較」的報告後,找到了答案——是人才培養的過程出了岔。何雅玲用大量詳盡的數字與分析表明,我國的本科生教育無論是在課程目標的設置,還是在動手能力、語言表達、分析計算、資訊處理、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與人合作、外語能力及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都與國外學校存在著差距。令人可喜的是,我們正在努力地改進,縮小差距。

||